本文作者:金生

高中物理题目,高中物理题目及答案

金生 07-31 85
高中物理题目,高中物理题目及答案摘要: 物理题目,高中题。求解答。1、解此题的理解应该从平衡观点进行理解,不管任何时刻活塞两边的气体A、B的压强相等;而气体A的压强=大气压+h高水银柱压强。这是稳定时的关系式。当打开阀...

物理题目,高中题。求解答。

1、解此题的理解应该从平衡观点进行理解,不管任何时刻活塞两边的气体A、B的压强相等;而气体A的压强=大气压+h高水银柱压强。这是稳定时的关系式。当打开阀门K时,B的压强=大气压,所以A的压强也为大气压,又由于左管处得压强也是大气压,所以就没有了高度差。

2、F缓缓拉,F是个变力,间接求出F的功,F的功转化为球的重力势能,W=mgl(1-cosθ);(2)F为恒力,做的功转化为球的重力势能外,还转化为动能,这时可以直接根据力的做功的公式W=F*S=FLsinθ ;(3)第三问是第二问的特殊情况,由于没有速度,所以W=FLsinθ=W=mgl(1-cosθ)。

3、例二改编的有问题,初速度知道,加速度知道,时间也知道,那位移以及速度肯定知道了,直接套公式就行了。 问题是:题目中给出了 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 利用这个条件,就完全能够求出加速度,具体可以利用基本的速度,位移。

4、第一问比较简单,桌面光滑,没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动能不变,即速度大小不变,根据绳子拉力提供向心力,F=mv/r ;直接代入数据,求出r=0.6m 第二问比较麻烦,要画图(说起来比较麻烦),圆心到物体在桌面轨迹垂线等于绳长0.6m,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另一边是0.8m。

5、交变电压的规律可写成 u=311sin314t V=220*(根号2)*sin(100*π t) V 容易看出,这个交流电的频率是 f =50 Hz,周期是 T=0.02秒 所以在1秒的时间内,共有 50个周期。先算在 1 个周期的时间内,有多少时间是管子发光的。

6、以AB整体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Bg-mAgsinθ=(mA+mB)a 代入数据得30-40*0.6=7aa=6/7 以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Bg-T=Ba T=mBg-mba=243N 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到二根绳子的拉力,夹角为60度。

高中物理题目,高中物理题目及答案

求几道高中物理会考有关弹簧的题目,要题目和做题步骤

1、设A质量为m,B质量为M,弹簧对A弹力为F,A、B间压力为N。

2、好吧如果水平面怎么办。把上述模型转到水平面,就可以忽略物块的重力,转而只分析其受到的弹力,同样是整体法隔离法,同样是牛顿第二定律···没什么多说的了。

3、先清楚大思路,m1走的路其实是两支弹簧长度变化一起影响的,可以控制变量法理解下。

4、弹簧在其正常工作伸长范围内,其伸长量是与所挂重力成正比。挂一个1牛的钩码时,弹簧伸长了1厘米,当挂了4个1牛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应为4厘米,用手将弹簧拉长到22厘米时(不会损伤弹簧),手对弹簧的拉力为7牛。22-15=7厘米,伸长7厘米,表示相当于挂了7N的力。

4道高中物理热学题目,请给出解答过程!

1、解此题的理解应该从平衡观点进行理解,不管任何时刻活塞两边的气体A、B的压强相等;而气体A的压强=大气压+h高水银柱压强。这是稳定时的关系式。当打开阀门K时,B的压强=大气压,所以A的压强也为大气压,又由于左管处得压强也是大气压,所以就没有了高度差。

2、选B、D 解释因为外部气压增大,所以水银槽中压强变大,造成玻璃管中空气压缩,所以液面上升,高度差减小,A错误,B正确。而细线拉力始终是G,不会因为这个改变。D正确。

3、是重力大小为G,方向向下,2是绳子的拉力,大小不知,设为T,方向向上。此外,还有3玻璃管上底面收到的容器内气体向下的压力,和4管内气体向上的压力(同样作用在上底面)。如果要考虑玻璃管的壁厚的话,那还有浸没在水银中的管壁部分受到的向上的压力(这部分可以忽略)。几个里达到平衡。

4、因为空气的量是一定的,可以以空气的摩尔数建立等式。公式:PV=nRT 因为两容器是连通的,所以两边气体的压强一定相等。P1*Va+b=nRT1 P2Va/RT2+P2Vb/RT1=n Va:Vb=5:2 注意:T要取绝对温度。

高中物理题求解答,题目如下图,解答题要有详细过程~!!

1、如图所示,截面均匀的U形管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内有密度为的水银封有一段长为h的空气柱,两边水银面相平,大气压强为p,现用一活塞将U形管的开口端封住,并向下推,为使两边水银面高度差为h,求活塞下移的距离

2、第一问比较简单,桌面光滑,没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动能不变,即速度大小不变,根据绳子拉力提供向心力,F=mv/r ;直接代入数据,求出r=0.6m 第二问比较麻烦,要画图(说起来比较麻烦),圆心到物体在桌面轨迹垂线等于绳长0.6m,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另一边是0.8m。

3、OC的拉力等于物体C的重力,对C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可。OA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与OC的拉力相等:即FOAcos60°=10N,解得:FOA=155N 是约等于。

4、N1为墙对物块1的作用力。N2为地面对物块2的作用力。

5、由竖直位移2R求平抛的时间t 由平抛时间t和水平位移x求出C点速度 (2)根据机械能守恒 B点动能=C点动能+C点势能 可求出B点速度 根据B点速度可求B点处向心力(即合力)再加上mg即为对导轨压力。

高中物理机械能题目。求过程。我大概知道解题方法,但不知这种链条问题怎...

1、求出势能然后转动能,由题目可以知道是在右边出去的,所以在完全滑出斜面的时候金属链在右边变化的势能只有左边的变到了右边下面,一半质量的链条,高度变化为[L-(L/4)*sin角ξ]。

2、摩擦力等于桌面上链条重力乘以摩察系数但是桌上链条会出来,所以摩擦力会变小。G桌面链条=m*(l-a)/a*g。Ff=G*μ,W=Ff*(l-a)=m*(l-a)/a*g*μ*(l-a),对a求积分,a到l。就是摩擦力的功。

3、此题用机械能守恒结合填补法可解。取如图所示位置为初始位置;链条刚好全部滑出时为末位置。则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相当于把在斜面上的那一半链条直接接到竖直悬挂的那一半链条的下面(此为填补法),此填补过程中,只有被移动的那半截链条的重力势能发生了变化,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整段链条的动能。

4、由(1)(2)可得v=2√Lg/3 (v2=4/9Lg)关键是思路,这种题目你就把它当成简单的两物体,只是不同的是重心分布,及重心高度变化引起的势能变化,搞明白了这,这一类型的题目就没什么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2,是对 a 段链条取一平均高度而取值,即a段链条重心的高度。E1 ,是链条初始状态的机械能;E2 ,是链条末状态的机械能。题目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6、能量转化问题的解题思路 当涉及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时,一般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题时,首先确定初末状态,然后分析状态变化过程中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求出减少的能量总和ΔE减和增加的能量总和ΔE增,最后由ΔE减=ΔE增列式求解。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